C14-结构材料热-动力学
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D馆D3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45 | 邀请报告 |
仿生分层结构与纳米析出相的耦合效应:多主元合金力学性能提升新路径 |
宋凯凯 | 山东大学 | |
08:45-09:00 | 邀请报告 |
纳米晶合金力学性能的相变调控机制 |
寇宗德 | 南京理工大学 | |
09:00-09:15 | 邀请报告 |
溶质原子团簇强韧化在室温和高温铝合金中的应用 |
张 鹏 | 西安交通大学 | |
09:15-09:30 | 邀请报告 |
Dislocation engineering in Mg alloys by rotary swaging and flash annealing |
王乐耘 | 上海交通大学 | |
09:30-09:45 | 邀请报告 |
Al-Cu-Li合金挤压材微观组织调控与力学性能 |
田宇兴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
09:45-10:00 | 邀请报告 |
3D打印高密度纳米强化高熵合金 |
秦 刚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10:00-10:10 | 口头报告 |
TESCAN Amber X 2: 重新定义氙气等离子FIB-SEM |
朱新利 | 泰思肯(中国)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15-10:30 | 邀请报告 |
临界回火对铸造多相不锈钢组织演变、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 |
陈 祥 | 清华大学 | |
10:30-10:45 | 邀请报告 |
创新引领,打造金属材料领域一流学术期刊 |
杜晓宁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10:45-11:00 | 邀请报告 |
低碳钢中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影响贝氏体相变之新见 |
宋韶杰 | 西北工业大学 | |
11:00-11:15 | 邀请报告 |
基于纳米压痕研究奥氏体钢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 |
何斌斌 | 南方科技大学 | |
11:15-11:30 | 邀请报告 |
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动态力学行为与应变率敏感性机理 |
梁志远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 |
11:30-11:45 | 邀请报告 |
物理冶金学指导迁移学习的耐热钢蠕变优化 |
魏晓蓼 | 东北大学 | |
11:45-11:55 | 口头报告 |
High-performance medium Mn steels with expanded processing windows enabled by rapid austenite reversion |
胡 晨 | 香港大学 | |
11:55-12:05 | 口头报告 |
间隙碳原子诱导高强钢的反常动态拉伸软化 |
黄成鹏 | 深圳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30-13:45 | 邀请报告 |
FeCoCr基中熵合金的形变与强韧化 |
张金钰 | 西安交通大学 | |
13:45-14:00 | 邀请报告 |
团簇成分式方法+热力学相图计算研发高性能工程合金 |
王 清 | 大连理工大学 | |
14:00-14:15 | 邀请报告 |
原位高模量钢脆性第二相的近理论强度与高弹性特性 |
李亦庄 | 东北大学 | |
14:15-14:30 | 邀请报告 |
Zr调控的均匀纳米析出实现纳米晶ODS钢 |
蔡学成 | 香港大学 | |
14:30-14:45 | 邀请报告 |
热力学耦合人工智能的钢铁材料强塑性优化 |
王晨充 | 东北大学 | |
14:45-15:00 | 邀请报告 |
高强不锈镁合金的设计与制备 |
李扬欣 | 上海交通大学 | |
15:00-15:15 | 邀请报告 |
高端连接器用CuCrZr合金低温变形行为及性能演变规律 |
柳亚辉 | 河南科技大学 | |
15:15-15:30 | 邀请报告 |
工程驱动的第一性原理热力学计算 |
高兴誉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
15:30-15:40 | 口头报告 |
满足高温环境金属变形性能物理模拟过程的关键技术 |
黄 星 | 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0-16:05 | 邀请报告 |
循环加载下TiNi形状记忆合金晶粒尺寸调控的力学行为与变形机制 |
侯兆阳 | 长安大学 | |
16:05-16:20 | 邀请报告 |
铁碳合金形变过程中位错形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侯怀宇 | 南京理工大学 | |
16:20-16:35 | 邀请报告 |
双异构超细纤维晶中碳钢:晶体塑性耦合损伤相场模拟 |
张 旭 | 西南交通大学 | |
16:35-16:50 | 邀请报告 |
深过冷金属单质等温结晶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调幅分解特征 |
彭 平 | 湖南大学 | |
16:50-17:05 | 邀请报告 |
基于物理信息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加速开发新型铜铬合金并揭示其抗软化热动力学机理 |
马牧之 | 河南省科学院 | |
17:05-17:20 | 邀请报告 |
机器学习驱动合金熔体热物性研究及其对溶质分配行为的影响 |
尤 江 | 太原理工大学 | |
17:20-17:35 | 邀请报告 |
机器学习在稀土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
高雪云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
17:35-17:50 | 邀请报告 |
Si/Mo合金化纳米贝氏体高碳轴承钢相变动力学研究 |
王艳辉 | 河北工程大学 | |
17:50-18:00 | 口头报告 |
贝氏体板条生长中“碰撞”机制的原位研究 |
刘飞龙 | 西北工业大学 |